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文化惠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和城市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南宁博物馆、南宁民族艺术基地、民歌博物馆等一批反映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现代性、高品位的重点文化基础设施。通过加大重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南宁的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市的文化辐射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提供更多群众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努力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大众。
充分整合利用文化资源
强化历史文物保护管理
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南宁市文化资源不足与闲置、浪费同时存在。一方面现有的一些文化资源未能有效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文化资源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整合和盘活。要深化改革,对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源,全面建立出资人制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经营性国有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尽快成立文化资源经营管理公司,按产权关系建立健全营运和监管体系,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强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对历史文化街区,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专项保护方案,重点做好金狮巷民居群街区、邕宁电报局旧址街区、邕江历史文化长廊等体现城市历史发展脉络的片区的保护工作,建成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继续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逐年组织文物维修工作,重点维修保护雷沛鸿故居、雷经天故居、莫文骅故居等一批名人故居;完成顶蛳山遗址、昆仑关战役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加快建设“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使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且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和展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重点抓好壮族歌圩生态保护区、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生态保护区、宾阳炮龙节生态保护区、邕宁抢花炮生态保护区等国家或自治区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