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星闻斋 > 正文
作家抄袭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www.fjnet.cn?2009-04-01 21:08? 朱四倍?来源:深圳商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被指抄袭他人文章的河北承德市作家协会前任主席刘英辞职。又一个因抄袭而不是凭借作品而进入舆论视野的作家,但也仅仅是辞去作协主席了事。这合理吗?正常吗?

在笔者看来,抄袭似乎成了文化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关键词。常有某某学者甚至是著名学者和院士因为抄袭进入公共视野,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都不了了之。对于作家来说也不少见,如对80后作家郭敬明抄袭的争论、新疆作家遥远剽窃他人已公开发表在知名文学刊物上的作品等等。

尽管抄袭事件不断上演,但是,公众似乎已经麻木,见怪不怪,连当事者也不觉得有多么严重,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对抄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宽容态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当人们欣赏某部作品的同时,还要考量是不是作家本人的创作,这是无奈还是作家的悲哀?

本雅明在《经验与贫乏》中写道,“我们变得贫乏了。人类遗产被我们一件件交了出去,常常只以百分之一的价值押在当铺,只为了换取‘现实’这一小铜板。”他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在1933年说的话相隔半个多世纪还能在另一个地方兑现。作家抄袭背后的功利主义思维和对金钱的追逐,难道不代表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吗?

作家凭什么被称为作家?当然是凭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凭他公开发表并达到一定水准、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但是,当作家抄袭或涉嫌抄袭时,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写出生活的真实,倡导正义和光明,抨击黑暗和不公,表现人类健康向上的情感和道德生活,是文学的天然使命,也是作家道义之所在。但是,抄袭的出现就说明了作家丧失了文学抱负,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放弃了对现实社会的承诺和信仰,向金钱投降。文学如果成为一次性消费品,它的制作一定是按照固定格式、模式的拼凑裁剪,乃至抄袭模仿。这是一种文学赝品,意味着作家个性和风格的丧失。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